選擇義肢之前,三分鐘快速認識上下義肢

0
5106
選擇義肢之前,三分鐘快速認識上下義肢

選擇義肢之前,要先瞭解義肢,義肢種類很多種,基本上可分上肢義肢、下肢義肢,後面會詳細為您介紹。首先造成截肢的原因有分為先天性截肢及後天性截肢,而先天性截肢大多是因為遺傳、化學藥物或環境汙染、疾病所造成的先天性骨骼缺陷。後天性截肢則是因為血管病變、外傷車禍、惡性腫瘤、急性感染等。

 

義肢種類

接下來介紹義肢的種類,而義肢的種類複雜且材質也各有不同,有幾種區分法,由中間部份之結構區分,分外內骨骼型及外骨骼型,內骨骼型的特點為組合性義肢,零件規格世界統一,因此不同材料及廠牌之零件只要規格相符均可混合使用。外骨骼型的特點為耐濕、耐化學物的侵融,適合在水田、鹽田或油汙等環境下工作的截肢患者。

由操控能源區分的義肢分為身體動力型及外動力型,身體動力型主要靠自己的肌力與關節活動度來操作,而外動力型則是靠外來能源啟動,有氣動式和電動是兩種,氣動是現今已較少用,因為攜帶不便。電動式義肢如肌電義肢,其優點為美觀且握力強,缺點為價格昂貴且不易維修,而且重量過重噪音又過大。

 

由截肢部位區分的義肢是最常見的分類法,分為上肢義肢下肢義肢

上肢義肢

上肢義肢有末端組織像是手勾和機械手或特定活動手、部分手截肢大部分以美觀手指製作為主很難達到手指功能性、腕關節離斷義肢有分為機械摩擦型和機械鎖定型兩種,機械摩擦型主要是利用摩擦環限制末端裝置的旋轉,但不固定到任何裝置,可以做出旋前及旋後動作且容易操作。機械鎖定型則

可利用手操作鎖定腕關節,方便抬較重物品,亦可迅速拆換各種不同末端裝置,因應不同功能需求來使用。

肘下截肢義肢有分為機械式義肢使用肩吊帶或機械系統控制和肌電義肢用開關電源來控制馬達。

其餘則還有肘關節離斷義肢、肘上截肢義肢、肩關節離斷義肢、去肩胛骨截肢義肢或前四分之一截肢等等。

 

下肢義肢

下肢義肢細分為義足、部份足截肢義肢、塞拇式截肢義肢、膝下截肢義肢、膝關節離斷義肢和髖關節離斷義肢或去骨盆截肢。

義足則可再細分為無踝關節義足,特性是便宜耐用但不適合崎嶇顛頗的道路。有踝關節義足分為單軸、多軸,依使用者的需求不同來挑選。儲存能量的義足又稱運動型義足,在腳尖離地時,能適當的將能量釋出,因此可節省病人能量的支出,但大多數為運動選手所使用,因為價格較為昂貴。

部份足截肢義肢以填充物或高筒靴替代部分缺肢。

塞拇式截肢義肢的特點是會在內側面或背面開個窗戶,因為小腿最細的地方並不在踝關節,而是在其上方1~2吋的地方。因此做了開口後,殘肢末端會因比較大而卡在套筒最窄處,故需開窗以利穿脫。

   膝下截肢義肢分為四種,傳統型用大腿綁腿,體積龐大且笨重,容易造成大腿肌肉萎縮。PTB強調全接觸之觀念,需膝吊帶。PTS免吊帶式小腿義肢,套筒包住股骨髁及髕骨。KBM免吊帶式小腿義肢,套筒只夾住股骨髁而已。

   膝關節離斷義肢、髖關節離斷義肢或去骨盆截肢此種屬於高位的截肢,通常是因為嚴重的車禍或腫瘤,才會施行如此高位的截肢。

   膝上截肢義肢分為三種類型,塞入型為二戰以前唯一存在的一型,四邊型特點是有一個坐骨小板凳在套筒後上緣,最後包坐骨式特點是有坐骨窩。

   義肢的形成由套筒或承筒把義肢與患者的殘肢連結,內層的材質需柔軟以防破皮,而且必須合身才不致鬆脫導致不易操控,因此通常依病人的殘肢去量身取模製成。

而介於套筒與末端裝置間的所有零件,可用木材、發泡膠、不銹鋼、鋁合金、碳纖維或鈦合金等各式各樣的材質來做,沒有特別限制。

 

義肢復健

 除了要關注材質及部位的種類,須由義肢裝具師分上、下肢情形填寫義肢製作資料表,等到義肢製作完成,再交由治療師進行義肢使用訓練。

術後的護理也須控制殘肢水腫,抬高肢體以利血液回流,傷口處可冰敷減輕疼痛,亦可加壓減少腫脹。

復健的計畫也需擬定目標,短期以降低水腫、增進關節活動度及肌力為主。長期目標則是希望達到患者能獨立穿脫及操作義肢,日常生活功能協調,幫助患者重回職場。

相信您對上下義肢的認識有一定的瞭解,不妨接著看義肢選擇該如何選?6項評估要點不可不知!

義肢裝具師分上、下肢情形填寫義肢製作資料表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