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攻殼機動隊」的人都對電影中的「賽博格」(Cyborg),也就是生化電子人的電子四肢感到印象深刻,在故事中,人們寧願將原本的身體四肢換成電子義肢,讓生活上與工作上更加方便輕鬆,這不禁會讓我們想到,若是超高效能的電子義肢真能夠成真的話,這對殘疾人士必定是一大福音。

 

事實上,電子義肢已發展了一段時間,在電子義肢的發展上最具有革命性突破的莫過於2003年,「目標肌肉神經分布重建」(Targeted Muscle Reinnervation,TMR)的開發與應用,這項技術能令義肢使用者用意念來控制義肢,意念會以電子化訊息的方式傳送至電子義肢使的殘障人士能夠再次支配自己的身體,不再像傳統假肢,只能如輔具般被動地執行動作。然而雖然有了這個技術的發展,但要使它能成熟運用還是需要時間,有許多困難仍是需要克服。

電子義肢案例:電影賽博格

2015年時,住在俄亥俄州的Melissa Loomis在早晨被家狗吵醒,她發現愛犬嘴裡咬了一隻浣熊,出於好心,Melissa Loomis試圖將浣熊救出,然而浣熊卻轉過神來狠狠地咬了她的手臂一口,雖然當下傷勢並不嚴重,但在幾天後她發現她的手臂得到嚴重的細菌感染,經過了29天和13個手術後,Melissa Loomis截肢了右手手肘前部分的手臂才得以保命,雖然她保住了性命,但她的生活缺也完全改變,原本輕鬆的刷牙、洗澡、煮飯等瑣事,對她來說不再簡單,任何生活中的小事對她而言都成為了挑戰,她當時最大的願望希望手臂能夠回來,並讓自己回歸正常生活,幸運的是,她的手術外科醫師決定幫她安裝最新進的義肢,Melissa Loomis來到位於馬里蘭州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旗下的「應用物理實驗室」,接受了一項由DARPA所資助的新品測試。

 

此項新品是美軍設計的高科技試驗品,是一個可以用大腦控制的電子機械義肢,在測試這個新品前,Melissa Loomis首先得先接受了TMR的手術,這項手術簡單來說就是將手部的感知神經轉移到表層,得先成功這項手術她才能使用這個特製仿生機械義肢,令人開心的是,這項手術十分成功,她成功的利用大腦意念控制機械手臂,而更令人興奮的是,她還能皆由這個機械義肢上的100多個傳感器,重新獲得與一般人一樣的觸覺,其中包含溫度與壓力,這個測試的成功振奮了許多截肢患者,給了更多人回歸正常生活的希望。

大腦控制電子機械義肢

20世紀開始,電子義肢出現在人類的世界,它帶給了需多截肢患者希望,它能辦到傳統義肢辦不到的事,然而除了生活上更方便外,近年電子義肢的發展方向已漸漸朝著完全擬真前進,用意念控制義肢,讓身體的支配權再次回歸到自我意志,甚至恢復觸覺,相信這些對截肢患者而言都是不敢奢望的夢想,但是現在的科技已帶領我們漸漸走向這些遙不可及的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醫學與科技的進步,電子義肢必定能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就如同第一段所提到的電影「攻殼機動隊」,「完全義體」或許將會真的實現。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