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台灣義肢公司-正全義肢、德林義肢、永純義肢、強生義肢之介紹

0
3399

什麼樣的人需要義肢呢?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因先天因素或意外、疾病,而不得不截肢,導致身體殘缺,從此無法再像從前一樣活動自如,那麼如果想讓他再一次動起來、重拾信心,這就只能仰賴義肢的幫助了。

可參考  義肢歷史與演變 (一)   /   義肢歷史與演變 (二) 相關文章

 

隨著人口高齡化已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政府開始重視高齡化與後續失能所衍生的問題,並進一步將義肢輔具視為重點推動方向。除了高齡者的需求外,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發現,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將衍生出後續健康問題,像是肥胖問題導致心血管疾病或骨骼肌肉系統退化,再加上3C產品的大量普及化,間接加深了視覺與骨骼肌肉系統的損害,讓原本高齡化才會面對的身體退化問題,有了年輕化的趨勢。有需求就會有供應,隨著義肢市場呈現穩定的經濟成長,各式各樣的義肢公司因此油然而生,但如何在眾多義肢公司中脫穎而出,首要關鍵是必須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或是自身的優勢。本文以台灣較知名的義肢公司,做簡單分析介紹,以供需要的族群做參考:

台灣較知名的義肢公司有哪些?

一、正全義肢

台灣近年醫療水準不斷提高,但對於身障者家庭來說,復健的過程不只艱辛漫長,更存在著沉重的經濟負擔。創辦於1993年以人為本的正全義肢,是全台首家承製健保的義肢廠商,他們體恤身障家庭的經濟壓力,給予健保補助。另外,他們擁有BeBionic 電腦手原廠調整系統,BeBionic英國原廠電腦手是目前仿真度與功能性兼具的產品。操作上因應使用者的需求,具有14種開握模式,例如可以開關遙控器、拿餐具、電腦鍵盤操作、握物、提購物袋等等。另外兼顧仿真度,可自行選擇手的皮膚顏色,提供截肢者完整的義肢裝配服務。

 

二、德林義肢

長年秉持高品質,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家通過醫療器材GMP認證的廠商,創辦於1960年的德林義肢,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從第一代的傳統硬式義肢做起,接著發展骨骼式、插卡式、免帶式等等。近年來,在全球推動義肢智能控制的浪潮下,更應用碳纖材料,結合五連桿精妙的構造,配合精準的電子設計,獨創自主記憶運算能力的電子膝關節,能依行走情境即時調整關節彎曲阻力,讓使用者獲得安全、舒適的行走感受。更進一步,藉由客製化設定,使採用德林義肢的使用者能更符合使用者真實的居住環境和日常生活習慣等需求,是很人性化的設計。

 

三、永純義肢

從南臺灣起家的永純義肢,成立於1976年,致力於提供最優質的義肢並提供完善的服務。這幾年,除了自行生產符合患者需求的義肢外,更積極關注業界最新發展,並將最新科技應用在有需求的患者上,進一步讓使用者能有更舒適的使用感受。他們的下肢義肢,以最新承筒製作方法,全面性受力吸附殘肢,可避免殘肢因長時間行走而讓坐骨產生疼痛,讓患者行走時體力消耗減少,並提供良好的舒適度。上肢義肢的部分,他們藉由德國OTTOBOCK電子義手,以電子控制系統的優異反應特性,讓使用者只需殘肢神經發出輕微的微波信號,就能輕易讓義手進行無聲操作,操作的方便性令人驚艷。

 

四、強生義肢

成立於1965年的強生義肢,是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義肢協會(AOPA)認可的會員,對於國際各種義肢相關技術研討會的參與不遺餘力,並將最先進的義肢材質與精良的製作技術引進國內,讓無數患友因此得到幫助。他們除了擁有客制化義肢承筒的服務外,還提供客製化超薄型矽膠,矽膠除了能讓殘肢在承筒內感到舒爽外,同時將讓患友行走起來更為舒適。

電子義肢圖

電子義肢發展

義肢的出現,能讓老、殘、傷、病者恢復行動力,隨著日漸增加的使用需求,也讓義肢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然而,在科技日新月異下,台灣各家義肢公司也朝向電子義肢發展(可以參考「電子義肢-讓肢體主權回歸自我意志」),提供更人性化且舒適的使用者體驗,除了能在地化為台灣需要的不便者量身打造義肢外,更提供完善的使用者售後服務,讓使用者安心。

分享文章